词典 名词

内阁的意思

nèi

内阁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词语解释

内阁[ nèi gé ]

⒈  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

cabinet;

⒉  明清两代的中央政务机构。

⒊  古时指贵族妇女居住的内室。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贵族妇女的居室;内堂。

《北史·邢邵传》:“与妇甚疏,未尝内宿。自云尝昼入内阁,为狗所吠。”
唐 刘长卿 《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诗:“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⒉  古代中央官署名。 三国 时指秘书阁。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兰臺为外臺,秘书为内阁,臺、阁一也。”
宋 代 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 等,亦泛称内阁。诸阁均设学士。 宋 王安石 《贺庆州杜待制启》:“国家以边城之寄,戎路所圻,眷内阁之近班,督帅臣之重柄。”
宋 苏轼 《赐新除宝文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允诏》:“蜀 远而人懦,穷困抑塞,至无所诉,朕专欲以德安之,故内阁之命非独宠卿,抑将使 蜀 人知朕用卿,盖以德选也。”

⒊  明 清 两代政务机构。 明 初为加强专制统治,废宰相,于 洪武 十五年,仿照 宋 制,置诸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办理政务。 永乐 初,选翰林院讲读、编撰等入 文渊阁 当值,参与机务,称内阁。中叶以后,职权渐重,兼领六部尚书,事实上成为皇帝的最高决策机关。 清 初以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内三院为内阁,设大学士,参与军政机密。 雍正 时设军机处,掌军政要务,后来内阁便徒有虚名

明 许浩 《两湖麈谈录》卷九五:“我朝职官虽革中书省而特置内阁,亦隐然宰相也。”
《红楼梦》第九二回:“听得内阁里人説起, 雨村 又要升了。”

⒋  清 末仿立宪国制,设责任内阁,以旧内阁与军机处合并为最高国务机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改称国务院,习惯上仍称内阁,其成员称阁员。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旧社会的一个内阁总理可以去当县长,为什么我们的部长倒不能去当县长?”

⒌  某些国家中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内阁总理(或首相)和若干阁员(部长、总长、大臣或相)组成。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内阁里有包办收买猪仔议员的阁员,国会里有嗾使警察擅殴请愿公民的议长。”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内阁 (汉语词语)

  • 内阁:是对组成中央政府的各行政权力机关的一种总称谓。内阁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中国,而英国的内阁却是出现于18世纪。
  • 内阁是些国家中央政府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议会内阁制国家中,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渊源于英国由贵族组成的枢密院,原为英王的最高咨询机关。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王威廉三世任命少数议员为枢密院成员,又选出议会中最有势力一派的领袖负责,共商政务。该组织被称为内阁。1717年起,由于乔治一世为日耳曼人不懂英语,故经常不参加内阁会议,内阁也逐渐摆脱国王控制,成为掌管全国政务的组织。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