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堂的意思

míng táng

明堂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词语解释

明堂,明唐[ míng táng,míng táng ]

⒈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courtyart; ground for drying grains;

⒉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palace (in ancient times, a place for an emperor to declare punishment and prize or instructions);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孟子·梁惠王下》:“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
玉台新咏·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唐 杜甫 《石鼓歌》:“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佩剑鸣相磨。”

⒉  传说 雷公 问人的经络血脉, 黄帝 坐明堂以授之。故后世医家称标明人体经络、针灸穴位之图为“明堂图”。称人身上的一个针灸穴位为“明堂”。参阅 宋 于惟德 《〈铜人腧穴灸图经〉序》。

⒊  墓前祭台。又称为券台。参见“券臺”。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
李贤 注:“此言明堂,亦神明之堂,谓壙中也。”
郑光祖 《老君堂》第一折:“倒塌了明堂瓦舍,崩损了石器封坛。”

⒋  道教称两眉之间为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

李白 《汉东紫阳先生碑铭》:“明堂平白,长耳广顙。”
王琦 注:“《黄庭经》:‘明堂四达法海源。’ 梁邱子 註:‘眉头一寸为明堂。’”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一箇拳来到眼跟前,轻躲过臂忙搧……这一箇明堂里可早叉翻背,这一箇嘴缝上中直拳,这一箇扑的腮揾土。”

⒌  旧时看风水所用的术语。指墓前的所谓地气聚合的地方。见 明 缪希雍 《葬经翼·明堂论》。

⒍  相术术语。按八卦方位划分手掌,明堂位于手掌的正中央即掌心。

《廿载繁华梦》第十二回:“志存 谦让一番,先索 马氏 右掌一看, 志存 先赞道:‘掌软如绵,食禄万千,便不是寻常的,看掌纹深细,主为人聪明伶俐。中间明堂深聚,天地人三纹清楚,财帛丰盈,不消説了。’”

⒎  名堂;花招。

蹇先艾 《在贵州道上》:“我一年四季都在外头,晓得她在家搞些啥明堂。”

⒏  方言。院子。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因为搬了房子,﹝ 海婴 ﹞常在明堂里游戏。”

⒐  方言。打晒粮食的场地。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明堂 (唐洛阳城紫微宫正殿)

  • 明堂,亦称天宫,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中最高大的两个建筑之一,是武则天时期洛阳太初宫的外朝正衙主殿。明堂原为隋炀帝时所建的乾阳殿,后经四次被毁,四次修建,先后九次改名。唐睿宗垂拱三年( 687 年)二月,武则天下诏拆除了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初号“万象神宫”。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年)三月,明堂被毁之后的第二年,重新建造的明堂重新落成,重建后曰“通天宫”。
  • 据《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明堂共三层,底层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面通天宫效法一天中十二个时辰。顶层为圆形,四周环绕九龙雕塑。中间有周长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贯,故此又名为万象神宫。明堂是史上体量最大之木构建筑,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88.88米,唐代建筑技术之巅峰巨作。其建筑技术和施工技术惊世骇俗。
  • 明堂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武则天时期修建的明堂和天堂,是隋唐城大遗址宫城核心区保护展示工程中的重要建筑,保护展示工程于2012年4月初步落成。
  • 明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礼制建筑,为儒家的礼制建筑典范,是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开创了明堂建筑由方到圆的先河,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
  • 明堂 (汉语词语)

  • 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在泰山历代皇帝封禅中,明堂是帝王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古人认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统万物,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体现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汉武帝东封泰山时,在泰山设明堂,后又在女姑山(今青岛城阳区流亭街道女姑山)设明堂。北京天坛祈年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 风水主称穴前的地气聚合之处。 中医的明堂意义有三种①望诊部位,指鼻。②人体经脉孔穴图,旧称明堂图或明堂孔穴图。③上星穴。此外,又有相术术语,方言等其他意义。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