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名词

螵蛸的意思

piāo xiāo

螵蛸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词语解释

螵蛸[ piāo xiāo ]

⒈  螳螂的卵块,螳螂产卵子的房,又名蜱蛸。产生桑树上的名桑螵蛸,可入药乌贼鱼骨也叫螵蛸。

bag of grass hopper’s eggs;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螳螂的卵块。产在桑树上的名桑螵蛸,可入药。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螳蜋桑螵蛸》。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蜋生” 汉 郑玄 注:“螳蜋,螵蛸母也。”
《魏书·陆俟传》:“子彰 崇好道术,曾婴重疾,药中须桑螵蛸, 子彰 不忍害物,遂不服焉。”
唐 章孝标 《题朱秀城南亭子》诗:“癭挂眼开欺鴝鵒,花缘网结妬螵蛸。”

⒉  乌贼鱼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乌贼鱼》:“骨名螵蛸。”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螵蛸

  • “螵蛸”(piāo xiāo):螳螂的卵块,即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i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rl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11e)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产在桑树上的叫“桑螵蛸”,可入药。又名“蜱蛸”。无脊椎动物昆虫螳螂,雌虫在产卵前,首先在树枝上或树皮上,分泌出一种泡沫状的粘液,再将受精卵产在里面,许多卵分行排列,干燥后即形成一种卵鞘,称螵蛸。每只雌虫可产4~5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卵鞘。中医学称卵鞘为“螵蛸”,如桑树上的卵鞘,称为“桑螵蛸”。冬季采收,蒸1小时,杀死虫卵,晒干后可入中药,成品黄褐色,质松软,体轻,对体弱、小便次数过多者,有抗利尿(缩尿)功效。
  • 按照古本草只有产在桑树上的才叫桑螵蛸,而产在其他植物上的只能叫做螵蛸,只有产在桑树上的才独得桑白皮津液之精气,从而入药最好。有些老中医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就在方子中加些桑白皮,增加一些利水效果,不过总感到有种“隔靴搔痒”的味道,那种软螵蛸(大绵)往往产在石头上,那种长螵蛸往往产在芦苇荡中,那个短螵蛸往往产在槐树,柳树等乔木灌木上,现在有些老中医认为这种较“铁螵蛸”质量最好,产卵时最前端的那个往往颜色最黑,认为是铁螵蛸中质量最好的。螳螂产卵,初时是乳白色,好像热熔胶,过一会儿就变黑变硬了。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