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名词

蟒蛇的意思

mǎng shé

蟒蛇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词语解释

蟒蛇[ mǎng shé ]

⒈  一种无毒的大蛇。体长可达一丈以上,头部长,口大,舌的尖端有分叉,背部黄褐色,有暗色斑点,腹部白色,多产于热带近水的森林里,捕食小禽兽。肉可食,皮可制物。又称蚺蛇。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一种无毒的大蛇。体长可达一丈以上,头部长,口大,舌的尖端有分叉,背部黄褐色,有暗色斑点,腹部白色,多产于热带近水的森林里,捕食小禽兽。肉可食,皮可制物。又称蚺蛇

《晋书·郭璞传》:“蚓蛾以不才陆槁,蟒蛇以腾騖暴鳞。”
唐 白居易 《送客春游岭南》诗:“云烟蟒蛇气,刀剑鰐鱼鳞。”
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末后到一座大山,山有一穴,穴中伸出一个大蟒蛇的头来,如一间殿屋相似,对着 梁主 昂头而起。”
许杰 《赌徒吉顺》上:“他胸中觉得有一枝非常悲痛的箭,骤然从对面穿入,同情而自责的心思,与自己卑薄翻悔的决心,就同时如蟒蛇一般的在他胸中乱滚。”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蟒蛇 (动物)

  • 蟒蛇(学名:Python bivittatus)是蟒科,蟒属大型爬行动物。最大体长约3.5米,头颈部背面有一暗棕色矛形斑,头侧有一条黑色纵斑,头部腹面黄白色,体背棕褐色、灰褐色或黄色,体背及两侧均有大块镶黑边云豹状斑纹。
  • 栖居于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善攀援,嗜昏睡,夜行性、杂食性捕食时常慢慢爬行接近猎物,迅速咬住后用身体缠绕致死,并压扁成长条形,整个吞食下。可吃山羊、鹿、麂、猪等动物,常食鼠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冬眠4-5个月。
  • 在交配季节,蟒蛇发情时,雌性从皮肤和尾基部的腺体分泌出其特征气味以引诱雄性,雄蟒会跟踪气味找到雌蟒,相遇后即进行交配活动,交配过程可长达3小时,产卵数8-103枚,孵化55-61天即破壳。
  • 该种分布于中国、印度、柬埔寨、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等亚洲国家。
  • (概述图来源:)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近音词、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