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导航

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人道主义价值认识

2021-11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政治宣言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具有重要的时代及历史意义。“人道主义”不加定义和属性地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是以胡锦涛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思想解放成果的一个结晶,体现执政党具有世界全局的胸怀,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一次非常重大的转变,标志着执政为民,造福与人的理念更趋清晰。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内涵。对促进和加快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人道主义者赫尔达在其著名的《人道主义的通信集》中说:“我们人类特征的内容之一,就是尽一切可能以培育人类,并使他完美化。这是人道者的理想实质。”“人类的一切机构——如果他具有合理性——的唯一目的,就是使我们人类人道化,这就是将野蛮的和半野蛮的人改造成人,使我们人类首先从小部分起,达到理智所承认的义务所要求的、我们的愿望所羡慕的形式。”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尊重、保障和实现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的各项权利。可见,人道主义思想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天然的联系;以人为本与人道主义精神本质一脉相承。这是现代社会确立的基本理念,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更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为科学发展观建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标志着中国社会治理价值知识体系对人类普世价值观念的皈依和敬畏,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价值。

人道主义并不是泊来品,“以人为本”更不是西方产物。中国古代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就蕴含着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包含着朦胧的人道主义情怀。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求提高人的地位,维护人的尊严,肯定人的现世幸福生活,真正开始了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现,形成了“人道主义”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存在的真实本质,对以人为本思想作了深刻阐述和丰富。马克思在《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中写道,“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因此,社会的一切发展,离开人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都无法实现。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内涵。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所以,“以人为本”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及其思想常被别人误解。其中误解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这二者对立起来。有人把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有人则认为“以人为本”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个原则,但不是最根本的,更根本的原则以“人民为本”;认为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的特殊性,即人有阶级的区别、社会有制度上的差别;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是唯物史观,不是以人为本原则。其实,尊重人、维护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八十年代初,理论界曾对人道主义抱批判态度。改革开放使这种情况开始改变。一方面,各种人道主义思潮蜂拥而入,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潮影响日益增强;另一方面,对“文化大革命”的沉重反思,使人们不得不承认理论上全盘否定人道主义的失误。

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使得追求发展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目标,为了人而发展的思想也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中国残疾人事业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残疾人的尊严和权利不断得到重视和强化,残疾人的素质和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和改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来面对新的挑战,超越单纯的经济眼光,树立经济政治、文化与环境全面发展的标准,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长远需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将会中国8300万残疾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增添无尽的活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因此,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应该理清以人为本、人道主义与残疾人事业之间的联在关系:

一、科学发展观蕴涵和体现着人道主义精神

提倡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遵循人的本性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人道关系和人道理想社会主义的人道思想和人道原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不人道现象,改善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帮蒋介石打仗,杀了多少人,是什么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各有各的含义。社会主义是最人道的,共产主义是最人道的,保护绝大多数人”。XX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庄严地写进了宪法。这在中国人道主义发展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